2021gq.jpg
    首页时政要闻文明创建未成年人志愿服务文化建设县区动态文明视角道德建设文明风尚文明实践
 
     
    当前位置:首页>道德建设>正文
  • 余文霞:用爱坚守乡村教育 用情履职为民
  • 来源:灵山县文明办2023-05-18
  •  

    余文霞老师在上公开课。黄景喜摄 

      “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做好群众的代言人”,这是钦州市人大代表、灵山县檀圩镇甘梅小学教师余文霞的履职誓言。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余文霞牢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基本准则,用自己的辛勤工作诠释了这一切,积极投身教育教改,求实创新,团结协作,凭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奉献和骄人的工作业绩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广泛赞誉。作为一名教育界人大代表,余文霞以身作则、认真负责,在荣誉面前先人后己,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她坚守在偏远山区29年,以春风化雨般的执教生涯演绎了教师这一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以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了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主动请缨,扎根偏远山区

      灵山县檀圩镇甘梅村委低田村位置比较偏僻,甘梅小学低田教学点就位于这个小山村的最尽头,距离镇政府17公里,当地群众称之为檀圩镇的“小西藏”。由于条件艰苦,很多老师都不愿意到这里来工作。1995年,甘梅低田教学点急需补充两名教师,而两个刚毕业分配到这里的两位老师,刚来报到时,看到教学点简陋的设备和恶劣的环境,几间破旧不堪的教室,大小不一的学生课桌椅……,没有过多的考虑就离开了学校。由于低田教学点缺乏教师,根本无法正常开展教学工作。面对困境,有人提出减少教学点班级,撤一个班的学生到几公里外的主校去上课,那学生就得多走几公里求学,让我到教学点去工作吧!那条路,我一个人走总比几十个小孩走的好。”已经在甘梅小学主校任教了2年多的余文霞老师,想到孩子们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做出了一个常人难以理解的人生抉择——扎根低田教学点,这一去就是29年。 

      春风化雨,用爱点亮山区孩子求学梦

      “爱心投入,真情感染”是余文霞老师一贯坚持的教育准则。她把全部才学和爱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她的学生,润泽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赢得了学生、家长的高度赞誉。

      山区里的孩子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在国家没落实九年义务教育之前,部分家庭的孩子交不起书杂费,面临缀学的困境。2006年春期,她所带的班有一个女学生因家庭困难交不起书杂费而缀学在家。余文霞老师知道后,徒步6个公里的山路到学生家动员其返校,并为其垫负了书杂费。了解到该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之后,一直到六年级,该学生的书杂费、合作医疗费都是余文霞老师帮她先垫付。2018年该学生大学毕业,现在南宁一所中学里任教,她每次回檀圩都去探望余文霞老师,逢人也会说:没有余老师,一次次给我垫付书杂费,我连小学都没有机会读完,师恩难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批批青壮年外出打工,出现很多留守儿童,给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带来了诸多问题,余老师更是关怀备注,像妈妈一样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学生生病了,她送到村诊所看病,帮垫付医药费;学生生病请假了,她课后上门辅导;学生出现厌学时,她上门家访,直至厌学学生重新回校……总之,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余文霞老师总会及时出现在他们身边。

      履职为民,为乡村教育代言

      余文霞老师在2017年县人大“访代表,听民声”座谈会上提出的“关于建设檀圩甘梅小学教学点教学楼的建议”,得元到了县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和承办单位的积极采纳,当年县里面筹资50余万资金建设了一栋崭新的二层教学楼,教学楼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乡村教育硬件设施,助推了全镇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作为一名来自教师队伍的基层人大代表,余文霞立足岗位,竭尽全力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她用全部的爱浇灌着山区稚嫩的幼苗,把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山区教育事业,用自己的辛勤汗水放飞了山村孩子的梦想,树立了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展现出了人大代表的新时代风采,用实干担当和无私奉献诠释了一名新时代人大代表的使命和责任。(黄景喜)

     
         
         
      
         
         
         
         
     
    主办单位:钦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